半山腰幽雅路上的北投文物館,日本控應該會流連忘返,這裡不僅是館內外的建築設施,連附近的地理環境也超有日本fu,初春時節有櫻花和杜鵑最美。
木造結構,東洋風室內設計,一進門讓人心神寧靜,館方的細心在入口開始,會給一雙全新的襪子,也有鞋拔給需要的人,脫下的鞋子放在一旁鞋櫃裡,木造鞋櫃設計很有趣,鑰匙有兩面,一面是粉紅色的號碼,一面是水藍色的「空」字,放好鞋子準備入內悠遊。
北投文物館建築本體始建於1921年(大正十年),1938年增建後棟二樓,對面的「陶然居」作為別館使用,日治時期為「佳山溫泉旅館」,是當時北投最高級的溫泉旅館,現為台灣僅存最大日式全木造二層建築,佔地約800坪,建築面積約300坪。
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傳說中佳山旅館有special的:是「神風特攻隊」出任務前夕,未婚軍機駕駛與愛人共度訣別前的短暫纏綿之所,看到這裡,有沒有什麼畫面產生?大凱只看到漂亮的日式建築喔!
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,當時有大量大陸移民跟著國民軍隊來台,1949年由一位吉田女士出售給國民政府,佳山旅館撥予外交部使用,改為「佳山宿舍」。
佳山宿舍為全木造建物,木構造的特色就是以榫接連接木料,而不是用釘子,且木造體長期承受潮濕、白蟻,和硫磺,諸多問題逐漸產生,修繕不易,1965年拍賣轉售民間人士林進來先生,作為私人別墅,供作週末假日休憩之用。
這裡特有的建築風貌,以及優雅的內外環境,1970年代吸引許多古裝國片在此借景拍攝,通常是武打片或鬼片,武打片商尤其愛在二樓的大廣間拍攝,由姚鳳盤執導的「古月莊」知名度最高,因此當時這裡得到「古月莊」的別號,北投地區也曾號稱「台灣好萊塢」。
1983年,這座歷經風華歲月的建築轉由財團法人福祿文教基金會承租,創始名稱為「台灣名藝文物之家」,1984年10月正式開放大眾參觀,聘請收藏家張木養先生為首任館長,以台灣早期民俗藝品、傳統服飾織繡、原住民文物為主要展示項目。
1987年更名為「北投文物館」,1998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,目前為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轄下的私人美術館,2002年曾進行大規模修復工作,由相關領域專家花費五年多,依古法進行修復,2008年重新對外開放,目前館藏累積近五千件,涵蓋自清末、日治時期到1970年代的相關文物。
目前館方有規劃一些頗受歡迎的體驗活動,2005年起聘請日本茶道教授舉辦茶道課程、2012年起舉辦的佳山抓週慶典,還有手做和菓子,都很符合文物館的特色,需要事先上網報名喔!網址:https://beitoumuseum.org.tw/
周末及國定假日有導覽,上、下午各一場,也可以免費租借語音導覽,如果想要真人導覽,可以事先預約,但是要付費,交通方面:
*捷運淡水線(紅線)轉公車:
北投站:可轉乘小25、230,至「北投文物館站」下車。
新北投站:光明派出所前轉乘230,至「北投文物館站」下車。
*開車:新北投站→泉源路上山,經「少帥禪園」→下坡幽雅路(要自行找路邊非紅線區停車)。
*U-bike:一整個山坡路,好膽想練腿力可以嘗試,不然會一整路牽車行進。
*步行:大凱從新北投站散步上山,可走泉源路,也可走溫泉路接幽雅路,風景真好!
時間:10:00-18:00(Monday off)
地點: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
費用:門票$1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