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1.JPG

    在筆筆接合的過程中,局部與整體相互牽制,讓可控與不可控同時操作,直到整體的統合性達到全新的平衡、調合與美感。--楊世芝

02.JPG 03.JPG 04.JPG 05.JPG

    完全是拼貼,絕對不補筆,楊世芝將台灣當代水墨帶入一個不同的層次,是那種觀者仔細端詳之後,都會不由得發出「Wow」一聲的境界。

06.JPG 07.JPG 08.JPG 09.JPG

    2021年看過「抽象情緒的表情」聯展之後,就很期待楊世芝的個展,這次幾乎都是新作,由資深策展人王嘉驥操刀,在畫廊看展有一種在美術館的fu。

10.JPG 11.JPG 12.JPG 13.JPG 14.JPG

    遠看像是一氣呵成的水墨畫,近看發現,流暢的線條是由許多小紙片拼貼而成,如何兼顧構圖、節奏、韻律,以及整體性,在堅持不補筆的情況下,越大的作品,越是考驗藝術家的體力和功力。

15.JPG 16.JPG 17.JPG 18.JPG

    楊世芝的相關背景介紹,在「抽象情緒的表情」(https://wannyplay.pixnet.net/blog/post/361315005)文中已有介紹過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。

19.JPG 20.JPG 21.JPG 22.JPG 23.JPG 24.JPG

    創作時先從自動性抽象塗鴉繪畫開始,再裁剪拼貼,過程其實超乎想像的細碎繁瑣又燒腦,首先用全開的水彩紙、宣紙或棉紙,攤在地上,用各式刷筆恣意揮灑,有時會混搭鉛筆、水溶性碳筆、蠟筆等各種線條,這種水墨塗鴉能讓藝術家放鬆神經。

25.JPG 26.JPG 27.JPG 28.JPG

    從近期的作品來看,塗鴉的時候,似乎使用更多複雜的細筆或線條,色彩方面不只是墨色,很明顯地顏色多了一些,是礦物性顏料,墨團與色塊的暈染層次更有深淺的變化,這樣在後續拼貼的時候,多了變化的彈性。

29.JPG 30.JPG 31.JPG 32.JPG

    畫到一定程度後,經過兩、三個星期的累積沉澱,將一張張塗鴉翻面過來,以剪刀隨意裁剪出大小不等且形狀各異的碎片,翻面再剪的原因是,如果看正面就會捨不得毀損畫的滿意的筆墨,這些紙片上的筆觸相接起來,產生非常有趣的連結。

33.JPG 34.JPG 35.JPG 36.JPG 37.JPG 38.JPG 39.JPG 40.JPG

    從滿地的碎片中,一張一張揀選、整編、擺列、拼貼,沒有預設圖像,想辦法延展、銜接,慢慢形成空間、結構、筆法,關照整體性的可行性,楊老師之前有說過,每當完成一小部分,就要來來回回仔細推敲,因此往往工作一整天下來,腰酸背痛得很。

41.JPG 42.JPG 43.JPG 44.JPG

    很多人質疑「不補筆」的可能性,大凱很幸運遇到楊老師本人,她說,自己有一套遊戲規則,當剪碎了一堆塗鴉紙片後,就必須用這堆東西完成這件作品,所以經常做到一半就卡住,需要更多筆觸或線條,但是這堆紙片裡面沒有,逼得她必須試著嘗試新的構圖,把自己推到邊緣,激發新的可能性出來。

46.JPG 47.JPG 48.JPG 49.JPG 50.JPG 51.JPG 52.JPG

    而再好的筆觸,當它不對位時,無論在畫面的組合上嘗試多少次,不符合整體性時,終究必須打掉重練,因此創作週期通常很長,基本上半年到一年不等。

53.JPG 54.JPG 55.JPG 56.JPG 57.JPG

    由於原先沒有預設的圖像,拼到哪裡,就跟著那個走勢去走,尺寸可以一直延伸,每一筆的收放、深淺都要照看整體構圖,很多人誤以為那是在一張紙上一次到位,其實每一張紙片都是試拼好幾次,直到整體可以平衡才能完成。

58.JPG 59.JPG 60.JPG

    在楊世芝的作品裡,抽象與寫實並存,她有意識地去探索中、西藝術的思維差異,就算做的是水墨,探討的核心也仍是「整體觀」,只是用不同的媒材而已,她開啟了中西藝術本質上某種對話的可能。

61.JPG 62.JPG 63.JPG 64.JPG 65.JPG

    藝術家的創作技法和過程,是大家最好奇的,楊老師總是有問必答,而且解說得很詳細,我問她:「難道不怕別人copy嗎?」她淡定的說:「每個人的筆觸都不會一樣,因此即使用相同技法,也會有不同風貌,歡迎大家嘗試!」那麼大器實在太不簡單。

66.JPG 67.JPG 68.JPG 69.JPG 70.JPG 71.JPG

    記得之前楊世芝說過,在美國求學期間,受到教授們許多震撼的啟發,他們著重在思考層面上的訓練,而非僅教技法而已,所以創作不是重複做漂亮的東西,而是要開拓人家未到達的境地,也許是這種認知和自信,讓她勇敢的不怕來自各方面的挑戰。

72.JPG 73.JPG 74.JPG 75.JPG 76.JPG 77.JPG 78.JPG

展名:可控與不可控之間

作者:楊世芝

策展:王嘉驥

時間:2023,12,16-2024,01,21(11:00-19:00,Monday off)

地點:赤粒藝術(02)8772-5887台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1615

費用:free

79.JPG 80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annyplay 的頭像
    wannyplay

    陳大凱很愛玩

    wannypl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